WEFV2626EFCEYYYB15VEF |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葉海煙
學歷:
輔仁大學哲學博士
經歷:
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人、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長榮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台灣哲學學會會長、錢穆故居執行長、台南市哲學學會會長
現職: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國立成功大學應用哲學學程執行長
學術專長:
道家哲學,當代新儒學,當代倫理學比較研究,台灣文化研究
主要著作:
《莊子的生命哲學》、《老莊哲學新論》、《道德、理性與人文的向度》、《中國哲學的倫理觀》、《人文與哲學的對話》、《傳統倫理的現代挑戰》、《莊子的處世智慧》、《老子診療室》、《臺灣學入門》、《道家倫理學:理論與實踐》、《哲學與人生》、《哲學在哪裡》等近二十種著作
目錄
壹、緒論
一、序言:從當代倫理學的視角觀看
二、道家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當代道家研究的基本視角
三、「道」思考作為道家倫理的核心
貳、道家倫理學的理論基礎
一、道家倫理作為基源倫理與原初倫理
二、道家倫理的主要向度
三、人與天地共在的「氣化倫理」
四、人文與自然並存的「機體倫理」
參、道家倫理學的系統建構
一、以對比思考為核心的道家倫理學
二、人文與自然的對反與調和—邁向生命共同體的機體倫理與生命倫理
肆、道家倫理的應用與實踐
一、環境哲學與環境素養二合一的倫理之道
二、道家的環境關懷及其由理論到行動的思維取向
三、道家的環境素養及其休閒美學
伍、道家倫理的人文課題
一、莊子的生命觀與生命教育觀
二、由道家人文精神到道家取向的通識精神與通識教育
三、莊子的宗教觀及其宗教關懷
附錄(一):中國哲學研究在臺灣的傳承與實踐
附錄(二):論方東美「以佛解莊」的哲學詮釋
附錄(三):牟宗三的新道家哲學詮釋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186283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3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 本書分類:> > >
內容連載
一、序言:從當代倫理學的視角觀看
就倫理學(ethics)基本的思維向度看來,它作為哲學的一個論域,和人文學主要的理論問題以及由此所延展而來的實踐課題,幾乎都有一定程度的關聯。而就倫理學在傳統哲學中所已取得的意理位階而言,道德活動與倫理行為作為吾人思考之對象,其已然超出「純粹理性」之範限,康德早有斷言;而在自我與他者、認知與行動、動機與結果、衝決與和合、自由與限定、知性與感性、普遍原則與特殊規約、是非的判斷與善惡的抉擇、名利的追求與人格的成就,以及人性的境遇與終極的關懷等二元關係的對反之間,當代倫理學刻正經由諸多後設之推論與延伸之命題,展開了多向度的探索,乃因此不斷地轉現出由特殊化、多元化、普遍化與具體化等思考模式所建構而成的理論型態,而其中所蘊含的問題意識,則已然揭顯出豐沛的開放性與未來生,在在值得吾人關注,並理當有所期待,有所準備—特別是因為此一生活世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而吾人生命作為一特殊之個體,也正遭逢前所未見的變局。
而當代西方倫理學的基礎何在?此一提問實乃自古至今所有關切人類倫理境遇及其前景者所不能迴避的基本課題。因此,當代的倫理學者於是通過如下十二個主題(它們也自是十二個問題),全面地來講述「西方倫理」(Western Ethics)的核心內容;而其中,實自有其足以突出當代倫理學所蘊含的普世性、現代性與未來性的意理脈絡:
1. 人是什麼?(此即人性問題,亦即如此之提問:吾人究竟能如何建構一足以造就道德合理性、正確性與有效性的人性論?而這顯然是西方倫理學的基礎所在—這不只是道德理論的基礎、道德意識的核心,更是道德行為與道德抉擇之所以可能的前提,而其中最具根本性與基礎性的問題即是:人真的是自由的嗎?人真的有自由的意志嗎?)
2. 道德旨在追求德性與幸福嗎?
3. 道德的原則是效益(功利)原則?還是義務(道義)原則?
4. 道德判斷理論該當採取動機論?抑或結果(效果)論?
5. 在吾人之道德與理論所建構的生活世界中,究竟有可能將此世此岸推向超越的道德理想(或名之曰「天理」,或稱之為「終極關懷」、「終極正義」)所遙指的「彼岸」?
6. 理性之路足以指引「善」之存在?足以導引吾人之自由意志向「善」之目標前進?
...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Summer姐姐 / 文 這兩天,一則新聞,讓很多盼著孩子開學的北京家長徹底抓狂了: ... 一場疫情,讓全中國的父母和孩子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漫長假期。 很多家長在24小時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親子關係變得更加緊張了,身體力行地闡釋了「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含義。 有向老師訴苦求救的👇 ... 有被逼急了衝著娃喊「爹」的👇 ... 旁觀者看得哈哈一樂,有娃的人卻是感同身受: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種娃: 表面上看,這是偶然的突發性事件帶來的影響;實質上,這些「雞飛狗跳」的家庭,親子關係一定是早就隱患重重,疫情,只不過是導火索罷了。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做《做對「懶」爸媽,養出省心娃》。 ... 必須承認,這個書名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父母可是出了名的「勤奮」,饒是這樣,還是有許多人在養娃的道路上,流血流淚又流汗,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懶爸媽還能養出省心娃? 本書作者——復旦大學的沈奕斐博士,是一位專業的家庭研究者。 她通過分析總結1000個家庭案例,結合中國家庭教育現狀、猶太家庭教育理念與哈佛大學的多元智能概念,提出了一整套名為「優勢累積教育法」的家庭教育方法。 沈博士說:覺得養孩子費心?可能是你的方法有問題。 你是「快點」+「糾錯」家長嗎? 我們的父母那一輩,很多人囿於時代環境和自身知識的局限,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是相對簡單和粗暴的。 到了我們成為父母之後,已經改用了更溫和的方式,從「體罰」變成了「說教」。 當然,這是一種進步。 但是,「催促」和「糾錯」依然是教育的主要內容,本質並沒有改變,那就是:希望孩子成為「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 作者說,她在研究親子關係的過程中,有父母會辯解:「我不是要求孩子有多優秀,只是希望他能做到正常孩子能完成的任務而已。」 而他所謂的「正常」,就是要孩子按時起床不賴床,好好吃飯不挑食,認真寫作業不用催,尊老愛幼不自私……等等等等。 這時候,她往往會反問家長:「早上起床你會想要賴一會兒床嗎?你早上有時候會有起床氣不想吃飯嗎?你在開會的時候會不會開小差?你回到家第一件事情,是不是也很想癱倒在沙發上休息一下?」 大部分家長會很誠實地回答:「是的。」 她追問家長:「那你覺得自己正常嗎? 」…… 由此可見,大部分時候,父母對孩子的「糾錯」,往往是在「想當然」的基礎上,覺得孩子不照著自己說的做,就是錯了。 而實際上,有些錯誤往往不是孩子故意犯的,而是由於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把「正常」看成了「問題」而導致的。 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步都看作「不正常」,需要時時刻刻糾正,這些父母就變成了「快點+糾錯」型的父母。 作者舉了一個常見的例子:寫字。 許多家長都覺得,寫字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不說要寫得多麼漂亮,但橫平豎直是最起碼的要求;坐姿也要端正,否則弓腰塌背的,對視力和脊椎都有很大的危害。 於是在孩子剛開始學寫字的時候,家長總是很焦慮地在一旁嚷嚷: 「把頭抬起來!眼睛離書一尺你做到了嗎?」 「握筆姿勢不對,你的手離筆尖太近了!」 「你這字寫得歪歪扭扭的,重新寫!」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越來越厭惡寫字,字越寫越糟糕,惡性循環。 其實,很多低齡的孩子無法保持正確的坐姿,往往是和他的身體發育有關係的。 說白了,不是孩子不想,而是不能。 寫字是個複雜而精細的動作,需要腕部肌肉的協調配合和力量支持,還需要手和眼睛的協調配合。 如果孩子的肌肉力量不夠,不能長時間保持正確的姿勢,而字體又要努力達到父母的要求的時候,動作就會變形。 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是不停地糾錯,而是讓孩子多做一些有助於增強手腕力量的運動,以及勞逸結合,讓孩子慢慢地發展出掌控筆的力量。 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的糾錯,是沒有用的。 「糾錯」+「講道理」有用嗎? 有的父母會覺得,自己從來不會罵孩子、催孩子,而是採用「溫柔糾錯」的方式,耐心地給他講道理,但孩子還是不聽怎麼辦? 作者認為: 過於頻繁的「糾錯+講道理」,如果超過了孩子能夠承受的界限,同樣會嚴重干涉孩子的自我發展,也會傷害他的自我認知水平。 小刀砍人,同樣傷人。 特別是中國家庭,往往是六雙眼睛盯著一個孩子,對孩子進行高頻度的負面關注。 表面上看,「講道理」這種形式,父母對孩子不打不罵不催,態度溫和;但實質上,還是父母對孩子的否定,同樣會讓孩子受到傷害。 他只會認為,自己這麼做也不對,那麼做也不對,從而對自己產生極大的懷疑,因為家長一直在給孩子傳遞的信息是: 「你很糟糕,我幫助你、提醒你那麼多次,你還是做不好。」 久而久之,這些負面標籤,就真的成了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原來,我本來就這麼糟糕。」 家長真正要做的是,先去觀察、了解、理解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標準去塑造孩子。 很多家長也許會心懷委屈:「做錯了就得改正,我這都是為了他好啊,我是愛他的,他為什麼還要發脾氣呢?」 但實際上,孩子是很難理解「我很愛你,但不能接受你的行為和情緒」這種邏輯的。 當然,無條件接納,並不意味著,孩子做的每件事我們都必須認同,而是孩子的所有情緒,我們都能夠接納;孩子自己的行為,如果他能夠承擔後果,那麼我們就要接納他們的這種嘗試。 同時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一旦他需要幫助的時候,父母一直在他身邊提供支持,這樣就夠了。 另外,有時候行動比語言更有力量。 如果希望孩子能夠多看書,少玩遊戲,那麼家長就不要整天在家裡抱著手機不撒手;希望孩子不要罵髒話,家長就不要動不動就「口吐芬芳」。 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強迫孩子做到。 「夸孩子」是個技術活 沈博士提出的「優勢累積教育法」的核心是: 改變過去父母以糾錯方式讓孩子成長的邏輯,少關注問題,多關注目標,努力讓孩子體驗成就感,積累成功經驗,找到自我激勵機制,最後實現「自我預言」。 這套家庭教育法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方法——正面標籤法: 就是家長要對孩子在實現某一目標的過程中,那些正確、可複製的行為進行肯定,從而讓孩子明確知道自己做對了什麼,不斷累積正確的行為,體驗成就感,順利成長。 不要對孩子的特點做太多的價值判斷,不給孩子貼本質屬性的負面標籤,比如愚笨、粗心、魯莽等等。 肯定的語言不需要很誇張,但要很具體,要用事實說話。 換句話說,「正面標籤法」傳遞的信息應該是: 父母看到了孩子的正確行為,看到了孩子的努力,看到了孩子的進步。 很多父母可能覺得:誇人還不簡單嗎?我天天都跟我家孩子說:「你真棒!你畫得太好了!你一定會做好!」 也許實際情況是,孩子畫了一團亂麻,家長也看不出這是什麼。 這種「毫無靈魂」的誇獎,會產生兩種後果:要麼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錯誤的認知,要麼孩子感受到了家長的「虛偽」,同樣也不會開心。 正確的方法是,要真實的把自己的想法有選擇地告訴孩子,只要有具體的事實支持,孩子都是能夠接受的。 比如,孩子的字寫得不好,但是他練了好多遍,家長就可以說:「你今天主動擦掉了寫得不好的字重新練習,你很努力!」 孩子收到了實事求是的鼓勵,信心和積極性都大增,一定會繼續加強和鞏固自己的這個「正確」行為,保持進步。 書中還介紹了貼正面標籤的五種非常好用的「小工具」: ❶ 先講問題,後肯定,即「但是」後面說肯定的話語。 這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孩子的情緒。如果反過來,孩子會覺得前面的表揚都是「煙霧彈」,父母的目的就是為了批評。 所以,下次不要再說:「雖然你考的不錯,但丟了不該丟的分。」試試看:「雖然你今天因為失誤而丟了一些分數,但是整體來說這次考的不多。」 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❷ 書面寫進步。 當面實在講不出口的父母,可以選擇把正面標籤寫出來。比如在家長和學校的互動薄上,記錄下你看到的孩子進步的點點滴滴。 ❸ 充分利用網絡點讚,接受別人的讚美。 把孩子的作業、手工作品等等發到朋友圈裡,讓孩子看到大家的點讚和評語,從而大大增強他的自信心和主動性,這才是朋友圈曬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❹ 孩子的自我總結。 如果最近孩子完成了一件很令他驕傲的事情,不妨讓孩子分享一下「你是怎麼做到的?」讓他自己來總結可複製的正確行為,絕對是個事半功倍的妙招。 ❺ 指出過去做過但現在沒做的「壞事」。比如:「今天媽媽發現你寫字的時候再也沒有弓著腰了!」孩子就會清晰地知道自己真的在進步,自己這樣的行為會持續下去,獲得進步。 貼正面標籤要注意兩點: ❶ 真心肯定,而不是刻意讚美:真心的表揚,才能產生持久的力量。 ❷ 更多的基於信任,而不是期待。 請記住:孩子沒有永遠的優缺點,只有特點。 寫在最後的 這本書的內容很豐富,在隨後的章節中,還講到了「80%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遊戲化教育」等實用的方法,乾貨滿滿。 也許有人看完之後會覺得,這不是更累了嗎?懶父母不應該是「躺贏」那種嗎? 我想,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懶父母」的定義是: 父母要從改變自己的固有認知開始,進而改變情緒與行為,讓自己的情緒真正放鬆下來,在有底線、有邊界的前提下,給孩子自由試錯和成長的空間。 父母不焦慮了,孩子才有可能更好、更快樂地成長。 如同作者在書中所說: 「人世間大部分的愛,都是為了在一起,唯獨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希望在分開之後,孩子自己能過得更好。」 而實現這一切的前提,需要父母認識到:孩子是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的和思想的個體,而不是任由父母的附屬品,也不是實現父母自己未完成的夢想的載體。 記住,解決問題的主體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詩人紀伯倫在《致我們的孩子》中寫道: 你的孩子 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兒女 他們通過你出生 卻並非來自你 雖然他們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給他們你的愛 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爸爸媽媽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所以,愛是需要學習的。 讓我們共勉。 你是「快點+糾錯」型的父母嗎?歡迎留言。 👇👇👇 「 壹薦·新書 」 💫 《做對「懶」爸媽,養出省心娃》 ... 沈奕斐 著 中信出版集團 - 作 者 - ... Summer姐姐 資深電視人、綜藝達人 熱愛一切八卦,對世界永遠好奇 貓奴、吃貨、愛購物 在意生活品質,更喜歡種草 堅決不過「沒必要」和「差不多得了」的生活 倡導美好的親子生活方式 文章版權歸壹父母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壹父母助理
WEFV2626EFCEYYYB15VEF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4GxxPML.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21439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潭子好感度最高色系專業剪髮推薦髮廊豐原油頭的露額側分髮型推薦染髮髮廊石岡專業染髮燙髮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霧峰減齡的燙髮風格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大里LOB髮型修改推薦髮廊 新社LOB髮型修改推薦髮廊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2020流行好整理卷髮台中燙髮推薦台中西屯好看不挑膚色推薦染髮店 大甲傭懶雲朵捲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布丁頭的救星推薦台中髮廊台灣大道附近韓系髮型推薦染髮店 台灣大道附近後梳髮型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特殊漂色,台中客製染髮精選推薦大里質感髮型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綠園道附近韓系明星髮型風格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日韓髮色台中染髮推薦